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内容概括《娱乐至死》是媒介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他在书中运用了大量例子及理论,阐述他的观点。作者的观点仅是证明,新出现的媒介会改变话语结构。书中可做研究的观点很多,而笔者仅仅从教学入手,阐明个人理解。寓教于乐和以前的读书相比,现在我们的教学侵入了太多的电子设备,而寓教于乐,是现在教育最为倡导的方式。读书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心世界的沉淀,是自我探寻的入口,是改变人生最快捷的途径。而电子设备,是最好提起兴趣的工具,只有当教育成为娱乐时,学习才能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实。但这个工具也是有利有弊的。电子设备的弊端跟着电子设备自学,是一个单项输入的过程,没有太多互动,(这里仅是指静态的画面,而直播等不在其中)如果自己不加以加工,很难记住知识。有损视力,虽然纸质文本也有相同的问题,但是电子屏幕对于眼睛的伤害更大,这里就不多做赘述。容易沉迷,学习阶段的孩子,自控力比较薄弱,如果没有家长监督,很容易就忘记用电子设备的初衷,而转战于游戏、视频等可以放松的程序上。综上所述,要有计划,有时间的使用电子设备。问题及解决方法这本书提出一个问题:谁应该来教我们的孩子怎么样使用电子设备?什么时候可以?什么时候不可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毕竟现在家长大部分比较担心的是,孩子沉迷于电子设备,作为家长该怎么办?看电子设备可以,家长要陪同,小一点的孩子,告诉孩子此时屏幕上在播放什么,充当解说员,创造语言互动环境。大一些的孩子,在旁边陪伴,看完后可一起交流各自的看法,学习辩证思维。当然学习上必须用电子设备的地方,也很多,家长还是需要监督。2.设立规矩,与孩子共同制定,如具体时长,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等。告诉孩子它是个媒介,可以了解时事,查阅资料,放松心情。但过于贪恋则不可。3.创造学习氛围,分散孩子沉迷于电子设备的注意力。孩子其实还是很喜欢和大人一起的,所以不妨在工作完后,一起放松时,拿上一本书,一起阅读,增进彼此的感情。当然,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是让我们明白该如何正确对待电子设备,以及给孩子普及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的知识。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接受的碎片信息太多,而思考的又不足,所以多阅读应该可以缓解这样的问题吧!我是不断自我修行的华星晴瑜欢迎大家留言补充不足,一起成为最好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