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娱乐设备 >> 娱乐设备前景 >> 作为未来病房管理趋势的医院智慧病房,如何
智慧病房以辅助医疗供给为目标,是智慧医疗中医用传感器的一个主要应用场景,医院信息化程度提升一个重要标志。智慧病医院的照护体验,简化医护工作流程。
智慧病房中作为医疗辅助数据采集终端的各类医用传医院之外,如家庭、社区卫生机构、各类养老机构以及康复中心等。健康监控传感器设备的延伸使用,更加丰富了各类医学数据的采集来源,为将来医疗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壹、背景1、智慧医疗进入全新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研究制定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明确了未来5-10年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要求。
医院针对病房患者多、医护少的现实情况,制定了信息化智慧病房的解决方案,并在新大楼23楼全科医学病房进行试点,致力于优化病房服务、提升患者的住院体验。
2、需要解决的关键业务问题上级医师在病房工作中面临如下问题:
1)
上级医师无法远程进行交班和远程指导。
2)
无法在查房现场看到病人的电子病历,检查数据等。
下级医师在病房工作中面临如下问题:
1)
查房过程中,上级医师现场的处理意见和医嘱,无法实时记录到系统中。
2)
接新病人,手工记录病人情况,病人办理入院手续过于复杂,需要一系列手续。
3)
住院检查无法实时了解排号情况,检查结果无法直接导入医生系统。
4)
办出院时手续过于复杂繁琐,病人的病历和检查检验单需到病案室自行复印。
5)
手术谈话和出院宣教千篇一律,重复劳动效果不明显。
护士在病房工作中面临如下问题:
1)
护士查房过程中无法实时在线处理查房护理单。
2)
无法实时了解病人所处的位置,在病房或者离开病房无法实时了解。
3)
医生开立紧急用药后需要护士人工通知送药。
4)
病房环境无法实时感知。
贰、智慧病房特点1、智慧病房建设的特点以HIMSS医院信息化等级评审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等标准规范为基础,通过互联网(Internet)、物联网(IoT)、云计算(CloudComputing)等技术,打造真正以病人/病床为中心的数字病床、智慧病房。
以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基础,构建集感知、网络融合和开放智能应用为一体的智慧病房服务平台提供各种高效的管理、医疗、科研服务,使得医生、护士与病人能快速、准确的获取病房中人、财、物和医、研、管业务过程中的信息,同时提供完善的智慧化服务支持。
具有统一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中心、统一云服务和统一感知等功能特点。
主要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病床为平台,以患者的健康数据管理为主线,通过系统连接医疗机构HIS系统和各个管理子系统,将病人、医护人员、医疗监测设备通过多网络紧密联接,低成本、高效率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医护平台,达到病人可感知、可操作,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就医体验,降低护理劳动强度,提升医护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方便快捷的智慧护理。
叁、技术模式/模型医院在智慧病房的建设工作中统合利用了多项先进信息技术,包括室内外组合导航定位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机器人本体集成技术以及远程通讯控制技术等。
医院将原本病房中各个系统的信息孤岛(见图)打破,把原本独立的各项业务互联互通,把各个系统的硬件统一汇入泛在网络虚拟平台,将信息与数据的共享交互汇入数据处理虚拟平台,将原本分散的登入客户端统合为用户终端虚拟平台,最终形成医院的智慧病房系统。
智慧病房建设前信息系统状况示意图
智慧病房建设后信息系统状况示意图
肆、智慧产品提升患者住院体验1、数据可视化大屏展示系统智慧病房样板展示主体:55英寸3.5mm超窄边P全高清液晶显示单元,3行3列拼接,病区信息动态监控根据护理需求实时改变展示内容,所有展示的内容跟其他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
囊括整个病区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身高、体重、输液、血压、脉搏等。可分类查看统计信息,借助大数据手段,实现病人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点击查看: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2、病床智能交互系统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该系统记录病人的病程、远程交接班、电子医嘱、查阅病人的电子病历等
住院病人,利用床旁智能PAD终端,查看监测信息、健康宣教、智能消息提醒、费用查询、订餐服务、电子病历、病人家属远程关爱、影音娱乐、健康百科、医患互动等功能;
病人通过基础信息系统查看自己的个人住院信息,医院通过病区病房管理系统推送的住院宣教信息;
如果病人预约了手术或者检查事项也会通过智能消息提醒功能实现对病人的提醒功能;
通过费用查询功能,病人可以实时查询自己住院期间的所有的消费情况。
可以对接院方和第三方的订餐服务,实现网上订餐服务;
系统还集成了呼叫服务,可以通过音视频实现对护士站的呼叫功能。
3、病人实时定位系统通过入院发放病人手环,对住院的病人进行实时定位跟踪。
患者实时定位系统从医护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结合最新的物联网和蓝牙定位技术,实现患者的实时位置感知,解决患者离开病房,出现异常问题无法及时救护的难题,从而节省抢救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护效率;与此同时,医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病区地图信息及电子围栏实现对患者的管理,能够随时查看当前住院患者的位置及离开病区的患者情况,并能够对患者的路径进行统计,对患者的活动情况了如指掌,达到完善对患者管理的目的。
4、一体化测量台GP-MK3人脸识别
测量台自动确认使用人身份,并连接相应数据库
自由测量
患者每日在任意时间段均可自由的测量
测量项目丰富
身高体重、血压、脉搏、体温、体脂、血糖、心率
随时查看
护士可以通过护士台工作站随时查看
患者可以通过床旁交互平板随时查看
5、人脸识别系统GP-FR3.0伍、效益分析帮助缓解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为医院带来一种崭新的智慧病房全新概念,使医院对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逐渐向数字化、国际化、标准化方面发展,医院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许多因沟通不畅或数据传递不及时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解放了住院医生和护士的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患矛盾、医院口碑。
病人在病床上更及时的得到医生诊断和治疗建议,避免了医患沟通不畅带来的麻烦,有利于患者把握最佳诊治时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陆、推广应用价值与趋势分析智慧医疗是物联网的重要研究领域,物联网利用传感器等信息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间的互动;未来在更多的融入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后,在基于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支撑下,必将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慧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
文/杨文曙医院来源:筑医台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