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设备

成都影视城见风就长的现代梦工厂

发布时间:2022/8/22 14:26:38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最近,年度法治大戏《公诉精英》的顺利杀青,又将成都影视城推上了热点。从开机到杀青,《公诉精英》仅用天就完成了全部拍摄内容,凸显了“同城制作”的高效率。年轻的成都影视城,已经显露出成熟的生产能力。

成都影视城

年少有为:多部作品诞生成都影视城

年5月,郫都区联合四川传媒学院,规划建设府河源影视硅谷,这是成都影视城的前身。

年,该项目被纳入四川省“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并于年3月划定1.7平方公里范围,成立影视城管委会专班机构,将其作为成都世界文创名城重要承载地加以打造。

成都影视城自诞生之日,就备受   

《公诉精英》可能是第一部在成都影视城实现“带着剧组来,拿着作品走”的大制作电视剧。

重大法治题材剧《公诉精英》开机仪式

“同城制作”可以最大程度节省剧组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成本消耗,是实现集约式影视创作的关键因素,也是助推影视作品井喷爆发的最优条件。

在香港影视行业的黄金时期,就呈现出影视创作高度的“同城化”。资源调配、人员组织,甚至资金筹措都可以在同一个城市内实现,使得影视创作具有别处无法企及的便利性。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太容易了,甚至有的导演不等剧本创作完成便开机拍摄,而演员同时在多个剧组轧戏也是常态。

“同城制作”模式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入行难度,使得一些偏才、怪才也能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不擅长组织资源的导演、跑龙套出身的编剧、打杂偷师成功的摄像师、抓着一个角色类型就演到退休的演员,以及各种野路子出道的从业者,在那时候的香港影视圈比比皆是。新生代人才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同城资源,这些资源的禀赋决定他们起步的高度。“同城制作”无疑为这些懵懂新人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也是港片黄金时代人才辈出的主要原因。

成都影视城作为四川影视行业的核心,可以整合巴蜀资源,再现香港昔日盛行的“同城制作”模式,实现作品、人才和市场的共同繁荣。

于影视创作而言,巴蜀大地可以说是尚未充分发掘的一块富矿。

巴蜀大地有厚重悠久的历史底蕴、瑰丽神奇的自然风光、个性突出的地域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这里有离大城市最近的雪山群,有无数江河浩荡奔流,这里有高原风光,有草原风情,有丘陵林盘,有平原坝子,也有河畔水乡。

我国绝大多数自然景观元素和人文生活图景,都能在巴蜀大地找到对应的样本。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南方丝路、茶马贸易、红色文化、藏羌文化,更是璀璨的文明结晶。无论拍摄取景还是故事创意,都能在巴蜀大地找到足够的素材。

遗憾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与巴蜀文化相关甚至采用巴蜀景观资源的影视作品都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是本土团队缺乏足够的技术、资金,以及成熟的制作环境,而外地团队又因时间和经济方面的成本对此望而却步。86版《西游记》的剧组来到九寨沟取景拍摄,甚至被误解为“四处游玩不务正业”。而影视行业制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跑到巴蜀地区取景,再携带素材跨越大半个中国,汇集到北京、上海、广州的制作中心进行后期处理,更是难以想象。

成都影视城的崛起,正好补上了巴蜀地区缺乏成熟制作环境的短板,也为整合巴蜀资源,实现文旅融合升级、影视创作升级、文化消费升级,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

建圈强链:成都影视城的腾飞契机

在今年四月,“建圈强链”首次被写入成都市党代会报告,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纲领要点。

“建圈强链”,即围绕产业生态“建圈”,针对重点产业“强链”,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施加宏观影响,使得产业生态更加健全,同时提升重点产业的竞争力和对周边经济的带动效果。

“建圈强链”,可以说是成都影视城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大绿灯。依托这一政策红利,成都影视城可以更加深入的整合周边资源,强化“同城制作”的集约效应。

据了解,围绕“建圈强链”,成都影视城下一步将从“生产、生态、生活”三个层面优化空间布局。以现有产业功能区为枝干,实现“人城产”的有机统一,构建集影视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影视拍摄制作、田园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届时,摄影棚群落的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加强,成都影视城作为影视拍摄核心引擎的地位也将得到强化。

在资源方面,成都影视城已形成“全类型棚拍+主题实体外景+数字化外景”的拍摄资源,吸引余家市场实体注册落地。

在技术方面,5G+4K/8K+AR的高新数字技术,搭配全流程后期制作能力,推动视听内容生产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技术交融,将让成都影视城在技术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在人才方面,成都影视城将实现“全产业链人才同城配置”的目标。目前影视城内有大专院校4所,以四川传媒学院为代表的高校专业大学生超过4万名,专业范围涵盖影视拍摄制作“摄录演、采编播、服化道、音美造”12个环节。以成都影视城为核心的半径十公里范围内,还有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等19所高校开设科技影视文创相关院系33个,可以常年保有基础专业人才10万余名。占地97亩的川传艺术家村,也将为影视硅谷基地高端人才提供住宅配套,实现筑巢引凤。

在政策方面,成都影视城修订升级《郫都区促进影视文创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累计完成企业(项目)申报各类扶持资金约万元;并有年度总预算3亿元的《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基金。

成都影视硅谷文创项目展厅

下一阶段,成都影视城将面向全市、全省整合“创意创作、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宣传发行”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争取将四川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涵盖影视器材、服化道、布景、特种车辆、款项代付、合同与法律咨询、群演及外联等服务)落地成都影视城,健全“管委会+高校+平台公司+专业公司”运行机制,争取开通影视“制作备案申请绿色通道”。

未来的成都影视城,将聚焦内容制作、宣传发行、IP孵化、版权运营等重点环节,积极探索超高清视频、科幻影视等前沿细分领域。目标是成为视听作品的创意创作“策源地”、拍摄制作“首选地”、科技应用“示范地”,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梦工厂。

而在更大范围的经济领域,成都影视城又不仅仅是一座影视城。

影视城本身就是文旅融合的深度体验游景区。成都影视城将为郫都区的文化和旅游市场,带来一个旗舰级的消费场景和网红地标。

今年1月,成都影视城又启动了两大重点项目:“成都影视硅谷超高清科技创新园”和“源昌郫都时尚消费之都暨西南总部项目”。前一个将为影视文创行业孵化出特色业态,后一个则是为所在区域植入文化、时尚、传媒、娱乐等现代元素。这两个项目,将实现影视文创、时尚消费的融合发展,造就又一批时尚地标。

据郫都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依托青杠树4A景区、春天花乐园、成都影视城三大重心,郫都区正在规划打造富有青春活力、彰显艺术魅力、引领潮流风尚的影视文创高地。以成都影视城为核心,郫都区文创活力示范带正在快速成形,并对外传递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预计到年,成都影视城的影视文创产业增加值将有望突破亿元。

而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川渝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成都影视城还将产生更多影视文创、文化旅游、时尚消费方面的带动效果。目前,成都影视城已实现与重庆影视城的携手,合作共建西部影视产业中心、国内影视产业双城合作样板和知名的影视文创品牌,助推成都影视城打造“西部第一、全国领先、世界一流”影视重镇、视听高地。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183.html
------分隔线----------------------------